人類每日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,充足的睡眠是人體的基本需要,也是影響身體健康、情緒穩定、工作表現、以及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。然而,由於壓力與疾病等緣故,可能導致不同的睡眠障礙,主要可分為兩種:一是睡眠品質不佳,於是經常嗜睡,大多肇因於睡眠呼吸中止症;另一種則是睡眠時數不足,以失眠最為常見。
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已經是目前睡眠醫學的重頭戲。打鼾可說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症狀,由於嚴重打鼾而求診、進而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相當多;此外,嗜睡、情緒不穩、甚至高血壓也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。
打鼾與呼吸不順有著直接關係,而呼吸不順則牽涉到許多鼻部與口咽的問題,可能涵蓋過敏性鼻炎、鼻中膈彎曲、鼻息肉、下鼻甲黏膜肥厚、扁桃體過大、懸雍垂過長、短下顎、下顎倒縮、舌根過厚、咽喉肌肉組織張力不足等等,此外,肥胖也會造成呼吸道狹窄而引起打鼾。
談完了打鼾的原因,接著要瞭解發出鼾聲的機轉。簡單來說,打鼾主要是因睡眠時上呼吸道阻力增加,或是上呼吸道肌肉張力減退造成咽喉通道塌陷,使得口腔後咽軟顎、舌根產生不同頻率的震動,而造成了鼾聲。
同樣地,佔睡眠呼吸中止症九成以上的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」,主要即是由於睡眠時上呼吸道因肌肉張力不足發生反覆性的塌陷,以致於堵住呼吸道而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,嚴重時,氣道完全受到堵塞的話,則會造成吸不到空氣或窒息。因此,打鼾可被視為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一項最重要的表徵。
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上述「阻塞型」之外,還有因腦部病變或腦部退化導致睡眠時忘記呼吸的「中樞型」,以及兩種並行的「混合型」。不論是屬於那一型,所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定義為:每小時有五次以上、每次超過十秒的淺呼吸或呼吸中止,而這些每小時淺呼吸與呼吸中止次數,稱之為呼吸中止指數(Apnea-hypopnea Index, AHI),用以區分輕度、中度及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倘若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卻置之不理,則可能產生下列嚴重併發症:
想要確認是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,必須至醫院由睡眠專科醫師安排接受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」(PSG),由於必須住院一晚,而且對於醫院的睡眠檢查床相當不適應,因此許多人覺得非常不方便。
本診所則提供居家型第二代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」(PSG2),只要居家自我監測,一樣可測得睡眠呼吸中止缺氧的各項生理資訊,節省在醫院排程時間,報告約二週後就可以取得。
因為目前全球針對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,一般來說建議配帶連續呼吸正壓儀器CPAP,以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缺氧的情形,許多患者因為無法適應,因而放棄治療,而造成往後心臟病、中風、高血壓、心律不整等後遺症,實在是相當可惜。劉博仁醫師則建議患者除了透過睡眠衛生行為矯治法、以及肥胖者務必減重之外,可同時搭配自然營養療法與生活調理,亦可收治療之效。
建議補充天然魚油(TG型式)、抗氧化劑維生素C、輔酵素Q10、維生素B群等等。營養素對於人體細胞有著直接的影響,營養素的不平衡往往是造成疾病或功能性問題的根本原因,因此,透過檢驗精準地了解營養素失衡的缺口,並正確地補充營養素,可重建人體細胞的平衡、重現細胞活力、儲備器官所需能量,是對抗疾病病根、回復健康的自然療法。然
而,每個人所需的營養素組合與治療劑量,會依患者年齡、體重、臨床症狀、相關檢驗結果、以及正在接受的藥物治療等因素而有不同,需由醫師規畫個人化處方,才能得到理想之綜效,患者切勿輕信廣告自行調配,以免傷荷包卻徒勞無功、或吃出其他問題而得不償失。
如果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,尤其是已有症狀者,包括大聲而持續的打呼、日常生活打瞌睡、白天嗜睡、睡眠嗆息與窒息感、遭枕邊人目擊睡眠中有短暫呼吸停止情況等,居家型第二代「睡眠多項生理檢查」(PSG2)之監測,以改善睡眠時呼吸缺氧狀態,千萬別讓這「有聲無息」的疾病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、甚至威脅生命。